2月20日,市长余学友在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 本报记者 崔申义 摄 各位代表: 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。 一、去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,认真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四次党代会精神,加快实施《商丘市建设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总体方案》,坚持“四个重在”实践要领,按照“持续求进、好中求快”的总基调,落实“三化”协调、粮为基础,“三新”推进、双轮驱动,四项重点、持之以恒,率先突破、打响品牌的总要求,不断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、态势和气势。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418.3亿元,增长11.2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1个百分点,居黄淮四市第1位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6.5亿元,增长17.1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.5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6位;固定资产投资1023亿元,增长23.9%,居全省第5位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.2亿元,增长24.4%,居全省第4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6.1亿元,增长15.9%,居全省第5位;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5亿元,比年初增长19.8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2元,增长13.4%,增幅居全省第1位;农民人均纯收入6426元,增长14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省第3位,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 一年来,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: (一)落实调控政策,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。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工作,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,积极跟踪政策走向,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工作分析会,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,努力推动经济健康运行。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制约,我们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7条措施,加强对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、重点区域的运行调节,出台了29条关于支持60强和60高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,有效解决了影响企业发展的融资、用地、用工保障等难题。全年融资突破210亿元,新增贷款较年初增加116.6亿元,增量居全省第6位,增幅居全省第5位;申报各类建设用地3353公顷,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65宗、1900.5公顷;培训企业在岗职工3.6万人,培养、引进高技能人才1.6万人。始终把调结构和稳增长摆在同等重要位置,坚持在发展中调整,在调整中提升,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。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7.2%,比上年提高1.4个百分点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43.7亿元、利润总额115.6亿元。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完成211.9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.7%,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。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强劲,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7.6亿元,增长25.9%,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68.7亿元,增长27.8%,占全市工业投资额的86.2%,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3.7亿元,生产、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,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。产业集聚区内“三上”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,增长30.3%,制冷家电、超硬材料、纺织服装、煤化工、电动车等主导产业集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,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。高度重视品牌质量建设,获得中国名牌产品3个、中国驰名商标3个,永城市产业集聚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“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”,全市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。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,与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、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签署了“智慧商丘”建设战略合作协议,“两化融合”取得新进展。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,5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93.6%,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7年保持100%,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%,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。 (二)优化区域布局,新型城镇体系日趋完善。以推进城乡统筹为主线,以商丘新区、商务中心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,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,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全市城镇总人口达到353.6万人,城镇化率达到42.2%,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。编制完成了商丘新区总体规划和商务中心区建设规划,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0%以上。商丘新区310和105国道升级改造等重要交通项目顺利推进。商务中心区完成房屋征收128万平方米,收购储备土地1000余亩,融资规模超过20亿元,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以上,宋城路、中州南路等主干道建设全面开工,日月湖引黄调蓄工程已启动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,投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3亿元,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。启动了长江西路、民主西路等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,开展了文化路、凯旋路、归德路、南京路等6条主干道环境综合整治。实施了包河景观带、2万吨污水处理和蔡河、忠民河、康林河等景观试验段工程,内河水系综合治理有效推进。完成了商丘和商丘东2个高速出入口整体改造等一批绿化项目建设,园林绿化水平明显提升。破解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难题,中心城区旧城、城中村、棚户区改造面积262万平方米,启动城市社区开发项目37个。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,全年普通商品房竣工面积216万平方米,新开工面积273万平方米。 圆满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。创新市容环卫体制,建立了市、区分级清扫保洁模式,环境卫生作业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。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推进县城规划建设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城区。加强中心镇与专业园区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衔接,成功培育了一批产业鲜明的特色乡镇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,全面完成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,4618个行政村整合规划为716个新型农村社区,其中229个社区已经开工建设,新建住宅11.3万户,入住社区4.1万户,产业集聚区内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。 (三)夯实“三农”基础,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。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,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,努力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稳定。组织实施了高标准粮田“百千万”工程,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总产达到125.9亿斤,比上年增长3.5%,实现了“九连增”,我市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。全年向国家贡献粮食34.8亿公斤,居全省第1位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,我市已成为国家重要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和主食产业化培育工程,重点培育科迪、诚实人、贵友、中州食用菌等龙头企业,促进了面品、乳品、食用菌、辣椒等9个产业化集群发展。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完成交易量713万吨,实现交易额187亿元。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签署了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协议,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。投入资金11亿元,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第18次荣获省“红旗渠精神杯”;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解决了63.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;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161.6万千瓦,比上年增加21.3万千瓦;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4.7万亩,居全省第1位,农村生产、生活、生态条件不断改善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